党建工作

不能忘却的那盏马灯

2017-05-01 14:00:23

---牢记苟坝会议,传承马灯精神

    迎着四月和煦的春风,我们一行参加了集团党委组织的支部书记红色之旅—遵义行。期间,我们参观了遵义会址和苟坝会址。因为苟坝会议时间短暂,记述稀少,常常被人们忽视和忘却。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,苟坝会议在军事、思想、哲学、文化方面的价值却越来越彰显。

一、苟坝会议的背景

    1935年3月10日的1时,红一军军长林彪向朱德发电报主动请缨进攻打鼓新场(今金沙县城)。当时红军总部驻扎在苟坝,军情紧急,晚上便召开紧急会议。会上除了毛泽东,大家都同意攻打。毛泽东据理力争,不能改变一边倒的局势;之后又以辞去前敌政委来制止,还是不能生效。张闻天对军事是外行,可他是中央总负责,最后拍板是他,他没有办法,只好以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做最后决定。结果毛泽东的前敌政委也举手表决掉了,打鼓之战箭在弦上。

    散会以后,毛泽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他想的是红军的命运,革命的前途,决不能让红军再受挫折,遭受重创的红军在遵义战役稍微恢复了一些元气,为了革命的的发展壮大,不能再损耗这种元气。毛泽东越想越多,夜不成寐,已经是深更半夜,他提着一盏马灯走在坎坷的乡间小路上,他要去与周恩来商量,要制止这种鸡蛋碰石头的做法。

    最终周恩来理解了他,张闻天也从善如流,形势的发展也正如毛泽东所料,多路敌军正向打鼓新场扑来。第二天一早又开会,大家纷纷理解了毛泽东,1935年3月11日13时取消了进攻打鼓新场的指令,毛泽东也恢复了前敌政委的职务。接着他提出战机稍纵即逝,不能容许这样多的人坐下来慢慢研究,要成立一个新三人小组指挥军事。张闻天也认识到真理有时是掌握在有经验、有智慧的人手里,新的三人军事小组就形成了,毛泽东从此成了这个小组的核心,成了革命队伍的核心。


二、苟坝会议体现出来的精神

    1、实事求是、坚持真理的正义精神。毛泽东对当时敌我情况是有深入研究的,他洞悉当时的形势,他有坚定的自信,一旦从实际出发,经过实践获得了真理,他就不会放弃,所以在苟坝会议上他能中流砥柱、力挽危局、大义凛然、磅礴正气。毛泽东深知这一次战争不只是军事问题,而是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,他深更不眠、半夜行动、积极促成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,是为了天下苍生、革命胜利。

    2、从善如流、团结协作的同一精神。苟坝会议的胜利没有周恩来、张闻天等人的支持是不堪设想的。遵义会议上,多数人掌握了真理,会议因此能够顺利进行。而苟坝会议是多数人都不理解毛泽东的正确思想,因此就出现了曲折。毛泽东不积极给周恩来他们做工作,周恩来他们没有很高的觉悟及时转变过来积极支持他,事情将会是另一种结局。

    3、辩证思考、谨慎行动的理性精神。当时红军处于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,局部的胜利很难改变红军的困难处境。林彪等红军将士请求进攻打鼓新场只是一种局部战争的考虑,而且只看到当时黔军在金沙的孤立无援,没有看到军情的变化,滇军等国民党军队慢慢地向这一带靠拢。局部战争是否会影响整个军事突围,是否会因为硬碰硬消耗有生力量,冒然行动将会有什么严重后果,这一切都是林彪他们没有谨慎考虑的。只有毛泽东高瞻远瞩、胸怀全局,对敌我态势作周密的调查分析,用辩证的思想全面、发展、联系的看问题,才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可能。

    总而言之,苟坝会议的核心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铺垫,是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,在此后的军事生涯中,他指挥红军“四渡赤水出奇兵”,把战争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。最终,他和他的战友们摆脱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,乘着胜利一路北上,直到黄土高原的吴起小镇“锣鼓响,秧歌起”,直到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……


三、今天的苟坝

    苟坝是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,四面青山滴翠。苟坝会议会址就位于坝子北侧一个叫“新房子”的地方,整个会址有苟坝会议陈列馆、马灯专题展、红军村、红军医院等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苟坝会议的认识,越来越多地人过来参观,通过实景课堂接受中国革命精神教育,感悟学习长征精神,激励我们党员进一步加深对遵义会议、苟坝会议重大意义的认识,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解,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。

    站在这座作为“苟坝会议会址”的老式黔北农家四合院前,总想遥望会场之外的那条小路,而走至这条被称作“毛泽东小路”的山间道路上,又自然而然地让我想起那个遥远的夜晚,那盏在小路上缓缓移动的马灯,那个为了坚持正确道路而在深夜与春寒一起前行的人。

    马灯专题展馆里的一段前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不能忘却这一盏马灯!它照亮了漫漫长夜,指引了曲折的道路,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诗篇的诞生,井冈山的八角楼,遵义的会议桌,延安的窑洞中,今天,只要我们传承马灯精神,就能够冲破黑夜,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。”

    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这种“敢于坚持真理”的马灯精神,有时候,在抵达真理的过程中,必须踏平坎坷,方见风景;有时候,必须走过最漫长、最恍惚的道路,才能拥抱胜利的晨曦。




盛嬿